1948年7月,豫东战场上硝烟还没散尽,粟裕正盯着刚送来的战报乐呵。
这仗打得漂亮,歼敌九万多,战士们都在嚷嚷要喝庆功酒。
可还没等他把捷报捂热乎,陈毅的电报就拍到了桌上,那语气硬得能硌掉牙:"你们华野的总结稿咋写的?中野兄弟的功劳只字不提,这像话吗?"
粟裕捏着电报直嘬牙花子。这事儿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,那会儿华野政宣部在《大众日报》上发了篇《华东军事观察家评开封及豫东大捷》,通篇都在夸自家部队多能耐。陈毅这封电报就是冲着这事儿来的,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:胜仗是两家一起打的,不能吃独食!
要说这两大野战军的梁子,早在洛阳战役那会儿就结下了。那年三月华野中野联手端了洛阳城,庆功会上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嗓门大得能震塌房梁:"这仗能赢,全靠咱们的炮兵团!"中野的干部们蹲在角落里直翻白眼,他们刚从大别山出来,重武器早埋山里了,这会儿听着华野显摆炮兵,活像穷亲戚看富邻居炫富,心里那叫一个膈应。
陈毅后来在电报里把陈士榘好一顿数落:"你光顾着吹炮兵,让中野兄弟的脸往哪搁?"粟裕心里明镜似的,赶紧拉着陈士榘写检讨。这哥俩在回电里话说得漂亮:"是咱们考虑不周,没照顾到中野兄弟的实际情况。"可转头说到步炮协同战术,粟裕死活不肯让步:"打仗不是过家家,该打的炮弹一发都不能省!"
五月份那场宛东战役更是一肚子窝囊气。粟裕原本盘算着要吃掉国军第五军,连作战计划都拟好了。突然接到命令要配合中野打张轸兵团,他咬着后槽牙把王牌部队调过去支援。结果中野九个纵队围着张轸那帮杂牌军,愣是让人跑了。最后就华野十纵捞着点战果,歼敌五千多人。华野的战士们蹲在战壕里直骂街:"放着第五军这块肥肉不吃,跑来给人擦屁股,结果屁都没擦干净!"
到了豫东战役,粟裕可是立了军令状的,四个月之内要吃掉第五军。眼瞅着就要把区寿年兵团包饺子,南边的胡琏兵团却玩命往这边赶。粟裕急得满嘴燎泡,连着给中野发了好几封电报:"兄弟拉一把,务必挡住胡琏七天!"中野回得倒是痛快:"放心放心!"结果胡琏三天就冲破防线,逼得粟裕不得不放弃到嘴的肥肉。
后来有人翻出中野当时的作战记录,那叫一个滑头。明明说好要正面阻击,结果光在后面跟着跑,美其名曰"尾追战术"。华野的参谋们气得直跺脚:"这叫哪门子阻击?分明是送客呢!"要不是粟裕临机应变,差点就让胡琏包了饺子。这事儿后来连周总理都惊动了,发电报把中野好一顿数落。
粟裕心里能没气吗?可他更清楚,仗还得靠两家一起打。那封检讨电报写得那叫一个漂亮,既给中野留足了面子,又暗戳戳地坚持了自己的打法。要不说人家能当大将呢,这分寸拿捏得,比丈母娘挑女婿还准。
回头想想,这两家野战军的恩怨,说白了就是穷亲戚和富邻居那点事。中野刚从大别山出来,穷得叮当响;华野家底厚实,说话难免带着嘚瑟劲。可到了淮海战役那会儿,这两兄弟总算拧成一股绳,硬是啃下了六十万对八十万的硬骨头。要不说老话讲得好,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,打仗是这样,过日子何尝不是这个理?
本文专心致志地去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,不会涉及到任何违法违规的内容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发生,就赶紧联系我们,一起商量着处理。
